当前所在:云顶国际集团-4008云顶国际集团 > 热点专题 > 正文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介绍各地各校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肇庆学院:
以多元复合评价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肇庆学院结合《影视广告》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改革与研究,建立多元复合的评价体系,引进多方评价主体,整合多种评价方式,课程育人成效显著,《影视广告》课程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一、主要做法
(一)重视课程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专业课程评价与课程思政评价的脱节现象,其根源在于任课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进行顶层设计,只是将意识形态强行注入专业内容,没有做到专业知识模块与思政价值模块的融合。课程在“三全育人”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人与育才并重”的课程设计思路(见图1),逐步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创设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环境,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
图1 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二)细化不同教学阶段的育人目标。课程将影视广告的内容分解为翻拍广告、广播广告制作、广告创意训练等项目,逐步深入。每一个阶段均设立专业模块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见图2)。比如在案例分享环节,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公益广告案例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公益受众视角转向主动的公益创作视角,主动思考公益作品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才能获得受众的关注,并产生相应的传播效果。
图2 不同环节中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三)加强过程性评价,正向反馈育人效果。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实践项目为驱动,构建层次化实训体系,将课程思政评价深入到“理论基础—分析模拟—练习实践—比赛交流”等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打造全过程评价的育人模式(图3)。本课程不仅为每个学生团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其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能力成长等方面的信息,还积极开展课前调查和课后追踪,评估学生价值认同转变的情况,优化课程评价方式(表1)。
图3 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元素的全过程评价
表1 评价指标设计
(四)以公益作品为媒介,引入社会性评价。在创作阶段,鼓励学生将作品分享给同学和亲朋好友,接受朋辈评价。作品完成后,学生的公益作品将在网络上展播,接受学校和社会评价。参赛阶段,学生作品还将交由公益广告竞赛的专业评委进行评选。借助公益广告作品竞赛、宣传、展览、讲座等方式,打通课堂内外、打通年级、打通专业,实现高年级带领低年级,专业组引领非专业组,促进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实现课程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二、工作成效
(一)明确了课程育人评价目标。在课程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挖掘公益广告在广告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提出广告专业课程要依托公益广告,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机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促进思政教育逐层深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内容融合,打造课程育人的良性模式,发挥课程育人的积极作用。此外,本成果还设计了综合实训,在确保单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将多种能力和思政元素整合起来,提升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了课程育人评价体系。整合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既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和思政素养水平进行针对性评价,还能区分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目前评价体系中,考核学生主要以协同作业方式进行,对学生团队并没有细致的指导与监督,导致部分学生搭便车,对个体发展关注不足。因此,本课程通过追踪学生个人和团队的知识能力发展和价值认同变化,探索出“专业—教师—学生—学科竞赛平台—社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利用学科竞赛平台将课程思政、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三)细化了课程育人的评价指标。通过细化课程育人评价的指标,尤其是将育人目标分解融入到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着力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本课程以产出为导向,激发学生借助课程制作的公益广告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扩展课程的影响力。近5年来,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公益广告的创作技法,做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作品”,获得7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其中一项公益作品凭借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准确的现实表现力,从全国40多万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一等奖。
(四)丰富了课程育人的评价场景。借助实训平台推动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创设了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场景,将朋辈评价、专家点评、社会评价等课程外的评价指标纳入到课程育人的评价体系中,丰富了课程育人的评价场景。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五位一体”的体育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强化体育评价改革,构建了涵盖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运动训练、课外活动、体质测试“五位一体”的体育评价模式,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五位一体”的评价内容
图1 评价内容
(一)学校开设108学时6学分的体育必修课,涵盖武术、健美操、篮球、排球、乒乓球等10个体育项目。各个项目均制定规范的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思政,体现知识传授、技能形成、能力培养融会贯通。通过细化各个体育项目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为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教学评价之中。2022年初,体育教学除了在体育课堂中实施“1600米计划”之外,学生每学期还需要完成60公里任务,即在一个学期中完成至少60公里的长跑任务,并采用“keep”、“第一赛道”等计步软件记录,该项任务占学生体育课成绩的30%。此举保障了学校每周3000人次的长跑量,切实做到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学生向着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三)体育教学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2022年,明确了将身体素质提升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每次课安排2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并将体质测试成绩纳入学业考核,占比30%。此举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切实提高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022年,学校体质测试及格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优良率也较往年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运动技术水平、激发学生拼搏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羽毛球、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13个体育俱乐部,并选派专业教练担任指导教师。2022年5月,颁布实施《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俱乐部实施细则》。该细则涵盖了俱乐部开设项目、学分奖励、参会要求等内容。通过进一步规范俱乐部的管理,使得各个俱乐部的日常训练更加规范化,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
(五)运动竞赛是运动训练成果的检验。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此学校相关部门出台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奖励办法以及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在2023年有了突出的体现。2023年5月在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学校田径俱乐部荣获5个单项第一名、所在组别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二、“多方协同”的评价主体
学校倡导体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力争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质测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该评价主体包括了体育教学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部以及各二级学院。其中体育教学部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考核评价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以及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在综合测评方面以量化指标考核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学校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教务部通过学生体育必修学分以及体质测试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条件;各二级学院量化学生的体育表现,诸如获奖等方面,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这种多元的评价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更加全面,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关注成长”的形成性评价
鉴于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学校体育教学的考察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非正式的考试、单元测验、课堂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例如,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通常会在第一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验,根据测验数据合理安排身体素质的练习,中期和期末也会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成长情况进行评价。
体育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可以随时了解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并为体育教师及时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五位一体”的体育评价模式力图在体育素养提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该模式重视与学校各部门相互协同,将日常参与、体质测试以及运动技能纳入考核内容,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
“五强”举措铸师德引领队伍新发展
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从校情出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建设以师德师风为引领,以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优评先为重点的激励性评价和约束性评价相结合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有效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师德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行政处室各司其职的师德师风建设及评价体系,持续深入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研究《总体方案》精神要求,打牢思想基础。依据《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制定完善了《五华县水寨中学师德考核办法》《五华县水寨中学师德负面清单》,重新设计《五华县水寨中学荣誉评选管理办法》,基本建立了完备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体系,制度管理优势不断发挥。
(二)强化考评重点。形成了师德师风评价全链条体系,在原有师德考核办法基础上补充了《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及师德考核加分项,将师德考核内容更加细化、量化。如:将教师上课、监考、会风等日常行为规范细节纳入师德考核内容,制定形成《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设立师德考核加分项,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师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予以加分,对教师师德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有效评价。
(三)强化评价过程。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在量化考核基础上,增加了“教研组(行政组)—师德考核专家组—校领导师德考核小组”三级评议程序。评价过程中,教师个人、行政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均是师德考核的参与者,教师个人全程参与,由各教研组或行政处室组织教师依据《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标准》进行民主评议,并将民主评议的结果与《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及师德加分项相结合。
(四)强化示范带动。推动师德师风常态化常效化,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制定荣誉评选管理办法,将校内荣誉分为校级和级组两个等级,明确各项荣誉评选的过程、名称、分类。通过开展“年度教师”等荣誉评选活动,通过榜样选树、典型推优,形成示范引领正向效应。
(五)强化结果运用。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坚决执行落实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度,深入持久开展警示教育。将师德考核的结果与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评优评先相结合,明确岗位晋升、校内评优评先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为准入门槛,明确职称评聘师德考核优秀为必备条件。
二、工作成效
通过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以及师德考核加分制度两项评价考核制度的有效运行,助推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一)师德师风评价做到有据可依。通过两项评价制度,使教师日常行为细化量化。一是利用负面清单对教师工作行为,如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日常穿着等设定清晰的边界;二是为日常工作中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设立加分项,形成正面引导;三是更加注重写实性和过程性记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
(二)教书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全校教师关心关爱学生蔚然成风,更多教师志愿者为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等暖心服务,每天都有几十位教师坚持在课余时间到班级义务辅导,在校园内形成了一道动人的风景线。同时,诸如此类良好的师德师风行为均登记在册,作为教师评价重要佐证材料。
(三)教师素质能力实现激励提升。不断完善荣誉评选办法,厚植高尚师德,持续性开展“水中年度教师”“水中从教20周年教师”评选等活动,设立“振兴基金奖学金”,通过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激励广大教师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2023年,1人获市级荣誉;21人获县级荣誉;共有70人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阅读教师”等校级荣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全校教师的师德涵养。
三、体会和经验
学校师德师风评价改革的顺利开展、有效落地,得益于重视制度设计,得益于严格制度执行,得益于评价制度受到教师们认可,使制度在评价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评价制度应系统设计。需兼顾学校实际、历史渊源、教师现状、实现目标等因素,评价方式上要多元多维,如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约束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在制定评价制度时,同时设计了《五华县水寨中学师德师风评价负面清单》《五华县水寨中学校内荣誉评选办法》,在《五华县水寨中学师德师风评价负面清单》也设计了加分项目,将奖惩融入评价制度中。
(二)体系建设应尊重教情。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以《总体方案》为纲,充分尊重教职工意见,搜集全体教职工对于师德师风奖惩内容的意见建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定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为确保评价体系后期顺利落地,学校多次召开了普通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行政人员、中层干部、工会会员等不同类型人员的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意见,听民意、汇民智。
(三)考核评价应奖惩并重。为避免“扣”“罚”为主的考核导致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考评内容中除完善《负面清单》外,还增设了各类加分项,极大激发了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荣誉评选办法,对荣誉评选级别、过程、名称、分类等做了规定,要求校内评优评先的准入门槛必须是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保证了评价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明确两个等级评优评先结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表彰奖励宣传办法。
(四)台账管理应细致完善。教师考核往往是以年为单位进行,时间比较长,过程性的台账记录是必备的。无论是“负面清单”,还是加分内容都要由各处室做好准确详尽记录并适时公开,保证过程性记录的准确客观、公开透明。如:每学期及时通报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辅导的教师名单,记录台账并给予加分等。
(五)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是教师关注焦点,因其敏感性,特别要求评价结果不光要正确反映,反馈更应做到准确及时。各项考评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公示,包括日常各项加分和扣分项在确认无误后,也要及时反馈给老师,避免在最后认定加分扣分时的扯皮现象,保证考评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谨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和合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4008云顶国际集团的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